紫薇斗数精成

紫薇斗数精成
ZuHao
此文章来自于大德山人著作的紫微斗数精成!!!
本文章仅用与学习与注释使用!!!
前言
第一章基础知识
第一节 阴阳五行
老子说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易经说:无极生太极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五行八卦生成物。是故,天下万物皆生于无,从无到有,从有到生生不息。
易经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东方文化的基础和支柱,是五大方术的基本哲学观点。它们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,揭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生长、发展和变化的自然规律,从而给人们在生产、生活和军事上掌握有利的时机,造福人类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。
中国古代先哲们就是通过“阴阳”两个简单符号的演变规律,发明创造出光辉灿烂、酷如渊海的易学体系。
阴阳学说,它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归结为阴阳两大性质,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、变化、和发展,都是由于阴阳二气的运动与转换的结果。
阳性代表积极、天、男、夫、上、进、光明、正面、外在、刚、动、热、大、有、生、正数、俯下、日、太阳等。
阴性代表消极、地、女、妻、下、退、黑暗、反面、内在、柔、静、冷、小、无、死、负数、仰上、夜、太阴等。
物理学中的阴阳电子有同性相拆、异性相吸的作用。易学中的阴阳亦有拆吸作用,只不过是用相克相生来形容罢了。易学中的同性相生,即阳生阳、阴生阴,生力大;异性相生,即阳生阴、阴生阳,生力小。阴阳同性相克,即阴克阴、阳克阳,克性大,是真克,无情之克;阴阳异性相克,即阴克阳、阳克阴,克性不大,是有情之克,只是适度的管制约束而已。
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的关系极为密切,在数术易学中,阴阳是比较笼统的,它必须通过五行的属性来具体地展现出来。
在数术易学中,阴阳是通过五行的属性来展现的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。中国古代先哲们把宇宙的构成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。五行学说认为,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形成、发展和变化,都是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,相互作的结果。
根据自然现象,金熔化成液体,水滋生树木,木能生火,火烧成灰土,土中埋藏有金矿,中国先圣们总结出五行有两个最基本的特性和规律:即相生和相克。五行的相生和相克都具有循环往复的规律。
相生,好比母生子,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到滋生、繁衍、促进、推动、助长的作用。五行相生有: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如此循环不断。
相克,好比官管民、警察管囚犯,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到管制、制约、抑制的作用。一般相克双方都是仇敌的。五行相克有: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如此循环不断。相生和相克既是矛盾的,又是统一的,如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。
五行随四季的改变,会有旺衰的变化,依程度的不同,可分为旺、相、休、囚、死五个等级。旺为旺盛;相为次旺;休为退休;囚为衰落被囚困住;死为生气全无,到了死亡的程度。
旺衰的推算方法为:当令者旺,令生者相,生令者休,克令者囚,令克者死。(令是指四季。春季木当令,夏季火当令,秋季金当令,冬季水当令,三、六、九、十二月为土当令)。例如,木生于春季,正为当令而旺,而木生的火为相,生木的水为休,克木的金为囚,木克的土为死等等,其余类推。
五行的旺衰状态还有另一种表达方法,即长生十二神。长生十二神的顺序为:长生、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、胎、养。它把五行的旺衰程度形象于人从怀胎到死亡,直至消失绝灭的全过程。金长生在巳,木长生在亥,火长生在寅,水土长生在申。在斗数中,长生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,这四种状态属于旺相;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,这五种状态属于衰落;沐浴属于破败;胎养属于中间温养状态。
第二节 天干地支
天干地支是古人用于记忆年、月、日、时、方位、数据等的方法符号。年月日时为时间,方位为空间,所以,天干地支就是代表时空体系的符号。
一、天干
1、十天干:天干共有十个,顺序为:1 甲,2 乙,3 丙,4 丁,5 戊,6 己,7庚,8 辛,9 壬,10 癸。天干简称为“干”。
其中单数属阳性,双数属阴性。具体来讲,甲丙戊庚壬为阳,乙丁己辛癸为阴。
2、天干配属五行:甲乙属木,甲为阳木,乙为阴木;丙丁属火,丙为阳火,丁为阴火;戊己属土,戊为阳土,己为阴土;庚辛属金,庚为阳金,辛为阴金;壬癸属水,壬为阳水,癸为阴水。
3、天干配方位:甲乙东方,丙丁南方,戊己中央,庚辛西方,壬癸北方。
4、天干相冲:甲庚,乙辛,壬丙,癸丁。(这里,冲为强烈相克之意)
5、天干相合:甲己化土,乙庚化金,丙辛化水,丁壬化木,戊癸化火。
二、地支
1、十二地支:地支共十二个,顺序为:1 子,2 丑,3 寅,4 卯,5 辰,6 巳,7 午,8 未,9 申,10 酉,11 戍,12 亥。其中单数为阳,双数为阴。即子寅辰午申戍为阳,丑卯巳未酉亥为阴。地支简称为“支”。
2、地支配属五行:寅卯属木,寅属阳木,卯属阴木;巳午属火,巳属阳火,午属阴火;申酉属金,申属阳金,酉属阴金;子亥属水,子属阳水,丑属阴水;辰戍丑未属土,辰戍属阳土,丑未属阴土。
3、地支配属方位及季节:寅卯辰东方,属春季;巳午未南方,属夏季;申酉戍西方,属秋季;亥子丑北方,属冬季。
4、地支配属生肖;子鼠,丑牛,寅虎,卯兔,辰龙,巳蛇,午马,未羊,申猴,酉鸡,戍狗,亥猪。
5、纪月:用十二地支固定地代表每年的十二个月,地支与月份的固定关系是:正月寅,二月卯,三月辰,四月巳,五月午,六月未,七月申,八月酉,九月戍,十月亥,十一月子,十二月丑。
6、地支纪时:用地支固定地代表每天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。地支与小时对照表:(按每天24小时计)
时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时间 23–1时 1–3时 3–5时 3–7时 7–9时 9–11时 11–13时 13–15时 15–17时 17–19时 19–21时 21–23时 注:以上纪时是以一般农历的纪时方法为准来推算的,紫微斗数另有规定,如下文。
7、地支六冲:六冲,就是方位相对,互相冲动的意思。在紫微斗数中,无论吉星或凶星,不冲就不动,动了才显示出吉凶来,不动则不能显示出吉凶来。
六冲是:子午相冲,丑未相冲,寅申相冲,卯酉相冲,辰戍相冲,巳亥相冲。共六组。
8、地支六合:十二地支分成六组,分别两两相合,相合后会化成另一个五行。
六合即为:子丑合化土,寅亥合化木,卯戍合化火,辰酉合化金,巳申合化水,午未合化为土。(其中,午又代表太阳,未代表太阴,即阴阳合,有说只相合而不化的,本人认为午火生未土,相合后必显土性,故午未合而生土才是正理)。
9、地支三合:十二地支中,每隔三位的三个地支相合而组成一个局体,合化出一个新的五行,称为地支三合。
在紫微斗数中,地支三合局用得很多,术语“三方四正”中的三方,就是指地支三合局的三个地支方位。四正是指对冲宫,即六冲宫。三合局是:申子辰合化水,亥卯未合化木,寅午戍合化火,巳酉丑合化金。
10、四墓:四墓,又叫四库。墓,就是坟墓的意思。库,就是仓库的意思。辰戍丑未为五行墓库之地,所以叫四墓库。木墓在未,金墓在丑,水墓在辰,火土墓在戍。
第三节 天干地支的组合
天干代表天,地支代表地。天干与地支组合在一起,就完整地表示了天地宇宙的结合体,代表了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信息库。天干与地支的配合,必须以阳干配阳支,阴干配阴支。例如,甲为阳干,就要与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戍等阳支相配。
干支的排列组合,天干由甲起首,地支由子起首,排列均依天干地支的次序循环搭配。第一轮:1 甲 1 子,2 乙 2 丑,3 丙 3 寅,4 丁 4 卯,5 戊 5 辰,6 己 6 巳,7 庚 7 午,8 辛 8 未,9 壬 9 申,10 癸 10 酉,共十组,天干从甲至癸正好用完,而地支还剩下 11 戍 12 亥两个没有配上,轮空了。这是第一轮的配合,每一轮称之为“旬”,这一旬以甲子为首,所以称为甲子旬。轮空的两个地支就叫“旬空”,甲子旬中戍亥空。
第二轮,天干仍以甲为首,而地支则不能再以子为起首,而是以第一轮中轮空的两个地支为优先,轮完这两个地支后又从子开始循环配下去。所以第二轮的搭配次序为:1 甲 11 戍,2 乙 12 亥,3 丙 1 子,4 丁 2 丑,5 戊 3 寅,6 己 4 卯,7 庚 5辰,8 辛 6 巳,9 壬 7 午,10 癸 8 未。至此,十天干又排完了,这一旬以甲戍为首,称为甲戍旬。这一旬又有两个地支 9 申 10 酉轮空了,成为甲戍旬中申酉空,到第三轮时它们就优先排上。
继续按上法排第三轮:1 甲 9 申,2 乙 10 酉,3 丙 11 戍,4 丁 12 亥,5 戊 1 子,6 己 2 丑,7 庚 3 寅,8 辛 4 卯,9 壬 5 辰,10 癸 6 巳。甲申旬中午未空。
第四轮:1 甲 7 午,2 乙 8 未,3 丙 9 申,4 丁 10 酉,5 戊 11 戍,6 己 12 亥,7庚 1 子,8 辛 2 丑,9 壬 3 寅,10 癸 4 卯。甲午旬中辰巳空。
第五轮:1 甲 5 辰,2 乙 6 己,3 丙 7 午,4 丁 8 未,5 戊 9 申,6 己 10 酉,7庚 11 戍,8 辛 12 亥,9 壬 1 子,10 癸 2 丑。甲辰旬中寅卯空。
第六轮:1 甲 3 寅,2 乙 4 卯,3 丙 5 辰,4 丁 6 巳,5 戊 7 午,6 己 8 未,7 庚9 申,8 辛 10 酉,9 壬 11 戍,10 癸 12 亥。甲寅旬中子丑空。
至此,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刚好全部循环相配完毕,完成了一轮天干地支的循环组合,共有六十组,称为六十甲子,又称一个花甲。
第四节 纳音五行
天干有天干的五行,地支有地支的五行,天干与地支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,称为“纳音五行”。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,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,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(宫商角徵羽)和十二音律而组合成的纳音五行。六十甲子的纳音五行,可参看如下附表。
纳音五行速记法:天干配数:甲乙 1,丙丁 2,庚辛 3,戊己 4,壬癸 5。地支配数:子丑午未 1,寅卯申酉 2,辰巳戍亥 3。将干支数相加,以和数查(若大于 5则减 5,以余数查)得纳音五行为:1 木,2 金,3 水,4 火,5 土。例如:戊戍的纳音五行,从天干配数查得戊为 3,从地支配数查得戍为 3,干支相加=3+3=6,和数大于 5,减去 5 余 1,所得的余数就是纳音五行数,从纳音五行数属五行表中查出,1 数为木,故知戊戍的纳音五行为木。